7月16日上午9:30,2022年“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地理与旅游学院正式开班。上午衡阳师范学院邓运员教授做了题为《衡阳师范学院传统聚落研究近今进展》的专题讲座,由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家其副教授主持;下午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做了题为《旅游发展与乡村多元振兴模式》的专题讲座,由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李伯华教授主持;晚上华东师范大学孔翔教授做了题为《旅游驱动的地方商品化与乡村转型发展》的专题讲座,由古村古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立国教授主持。
第一课
授课老师:邓运员
授课主题:衡阳师范学院传统聚落研究团队近今进展
主持人:张家其
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邓运员教授从衡阳师范学院的前世今生、地理与旅游学院的沿革发展以及传统聚落团队的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衡阳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
首先,邓运员教授从历史沿革、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对衡阳师范学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然后,邓教授向各位学员展示了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传统聚落研究团队的整体情况,介绍了刘沛林、李伯华、杨立国、郑文武、邹君以及田亚平教授等的课题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团队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机理与模式、景观基因的地方认同、空间形态量化分析、景观基因群系与区划、传统村落的脆弱性和活态性以及女书文化景观基因挖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邓运员教授表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要情怀,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学员投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中,为传统村落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使传统村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导师简介:邓运员,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硕导,“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第二课
授课老师:孙九霞
授课主题:旅游发展与乡村多元振兴模式
主持人:李伯华
首先,孙九霞教授从现代化发展的社会背景切入,剖析了“乡”与“城”的双重困境。详细介绍了从“特色小镇”概念的提出,到国家领导的重要批示及一系列相关文件。针对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诸多乱象,孙九霞教授提出了一条可能的路径选择即旅游特色小镇“培育”及旅游乡村振兴,从生产的视角和需求的视角分析了旅游与乡村振兴及城镇化的特征,阐述了旅游与特色小镇之间的关联,并用哈维的“三级资本循环”来理解旅游特色小镇。其次,孙九霞教授提出乡村振兴的特色旅游小镇模式,包括产业投入型、空间在造型、内生发展型三种类型,并以云栖小镇、袁家村、喜洲古镇为案例进行详细解读。最后,孙九霞教授以夏乌实验为例介绍了乡村振兴的特色旅游小村模式,提出旅游可以推动特色村镇的空间再造和社区参与,但是旅游发展并非乡村振兴的唯一之路。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与孙九霞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学员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问题,包括如何高效地实地调研,如何解决调研过程中语言不通的问题,旅游地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文化原真性之间的关系等,孙教授都一一回答和引导,学员们收获满满。
导师简介:孙九霞,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的领军人之一,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旅游人类学,旅游与社区参与,旅游与族群关系等研究。
第三课
授课老师:孔翔
授课主题:旅游驱动的地方商品化与乡村转型发展
主持人:杨立国
首先,孔翔教授漫谈了地方商品化的研究缘起,认为传统村落的活化很大程度上与商品化密切相关,随后,他讲解了中国乡村商品化的独特机理及影响。讲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乡村商品化的内涵及类型,地方政府在持续推进乡村商品化中的作用,乡村社会转型的特点及问题等。接着,孔翔教授理论结合实践,生动形象地对商品化进行了分析与讲解。理论方面,主要阐述了什么是乡村商品化,乡村商品化包含哪些主要元素,剖析了乡镇政府对乡村地方商品化的作用,介绍了与旅游相关的地方商品化的三种形式,分析了乡村的地方商品化与乡村转型之间的联系。实践方面,以黄山西溪南村为案例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房地产市场的形成与政府作用、创意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生活方式型移民与地方的商品化,并就乡村商品化的影响与乡村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问题进行了讲解。
讲解结束后,孔翔教授和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给学员们在未来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思路。
导师简介:孔翔,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重点为地方产业和文化空间演变。
(文字:丰银鑫、欧阳效岩、易韵、宁旺芬;图片:欧阳效岩、丰银鑫;审编:李强、彭科;审核:张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