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暑期学校|2023年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第四天课程回顾

第五课

授课老师:郭文

授课主题:朝着综合主体性的乡村发展

主持人:杨立国

郭文教授首先通过展示翁丁佤寨的寨心、火塘文化等来引发对不同尺度空间的方位讲究的思考;又通过翁丁佤寨祭祀活动的仪式以及与自然相关的生活仪式来讲述权力的仪式性构建及日常运作。然后,郭文教授认为文本与空间想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话语权过滤和聚焦,二者能够引导地方空间想象、感知和体验。之后,郭教授结合翁丁佤寨的开发和空间主体性认知的实践,对“地方主体性”“空间权利”“地方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讨论,并通过“石头”“领地”“分家”“换工”“尼勒”这五个例子向学员们展示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过渡,“地方”和“主体性”被各种各样的介质加以规制和塑造,不仅产生内部分化,也在向他者演化,以此提出了综合主体性的概念。最后,郭教授指出在全球化和本土化双向塑造的地理空间实践中,中国乡村正经历着从“地方性空间”向“流动性空间”的转向,并且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村寨或国家的凝聚力取决于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福祉的高级形态是主体性心态,而主体性心态正是最为高级的民族地方性。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结合授课内容咨询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郭文教授一一予以详细的解答,并亲切的邀请学员进行课下交流。

导师简介: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热带地理》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地理学理论、空间生产与地方治理、人与非人关系能动性、多元民族生态与社会文化转型、自然的社会建构等。

第六课

授课老师:高权

授课主题:情感、文化与乡村治理

主持人:杨立国

高权教授以中国乡村面临的等文化-情感困境为切入点展开了本次讲座,论述我国乡村正面临着集体生活、文化认同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危机,在情感上存在认同和组织力的缺失。随后,高权教授向学员们讲解了中西方“文化”理论的起源,并结合西方学者的研究总结了几点反思:文化是一种拼装效应;是一种中介体验;是一种生命的形式。高权教授又结合中国乡村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乡村情感治理的三要素:利益共同体、社区归宿感和身份与主体性认知。最后,高权教授选取了猎德村、文冲村和顺德村三个典型案例,具体分析了案例地的情感和地方重构的演变、现状和问题,认为应该将情感作为人类的一项权力,要运用好情感在政治经济和权力运作过程中的调和与中介作用,最后要重视村民的文化情感需求,提升乡村村民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幸福感。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争相从乡村的地方情感、情感流动和未来情感权力的发展等方面与高权教授进行了热烈探讨。

导师简介:高权,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助理教授,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主要从事社会文化地理学与地缘政治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专长为移民地理、宗教地理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与地缘政治。

 Copyright. 2018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城市与旅游学院

电话: 0734-8486601邮箱: hynuz1x@163. com